L.v. Beethoven – Piano sonata No. 30 in E major, Op. 109, mov. I & III
貝多芬:E大調鋼琴奏鳴曲,作品一〇九,第一樂章、第三樂章
這首奏鳴曲完成於1820年,貝多芬晚年作曲技法的特徵採用了對位法技法與主題變奏的曲式。貝多芬在給此曲的題獻者,友人瑪格西蜜麗安・布蘭塔諾(Maximiliana Brentano)的信上寫道:「它把這世上高尚、優秀的人們聯合在一起,這種精神是任何時候也不會被摧毀的。」
貝多芬在這首奏鳴曲中,徹底跳脫傳統曲式的束縛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形而上的精神,預示了浪漫時期的到來。羅曼・羅蘭在分析此奏鳴曲時曾指出 − 這首奏鳴曲是 “幻想和愛情的遊戲”。
I. Vivace ma non troppo|第一樂章
寫得十分自由,既更改速度又變換節拍,甚快板和慢板主題的直接對立形成了一種雙重性質,結構十分勻稱,具有很強的潤飾戲劇性,快板和慢板之間實現了有說服力的統一,洋溢著溫柔的心情和感覺,愉快地沈浸在美好的生活之中。
III. Theme Six Variations|第三樂章
第三樂章第一主題是借自貝多芬連篇歌曲集《致遠方的愛人》(Op. 98)。貝多芬在樂譜上加註了德文,要求要:「以最真摯強烈的情感去演唱」,這個樂章以變奏曲式寫成,是由優美的行板和六個變奏組成的。樂章寫得非常自由、完美緊湊、精煉的主題和富有詩意的曲調是令人所吸引的,具有精美細膩的鋼琴風格。